虽然忙,但使命感和责任感一直鼓励着他。
2021年6月1日,在全国率先颁布的《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使长城保护有章可循。近年来,河北省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创新搭建1+13旅发大会平台,集中打造了京西百渡、秦皇山海、一号风景大道、滹沱河生态走廊、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等一大批全域旅游精品片区。
面对新发展格局,河北在深耕国内旅游市场的同时,不忘加强海外营销宣传,开展欢乐春节美丽河北河北经典艺术和优质旅游资源海外线上系列推广活动,累计覆盖50余万人次,有力提升了河北在海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叫响京畿福地 乐享河北旅游品牌。人民网石家庄8月16日电 (商帆)湖面碧波荡漾,成群的鸟儿在湖面上翩翩起舞,岸上的树木郁郁葱葱,站在岸边小风一吹,真得劲儿呀。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生态游代表性旅游目的地白石山。通过聚焦热点、集中策划、联动发声,打响宣传声势,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新媒体综合传播力持续位居全国文旅行业前列。我们就一拍即合,趁周末休息,带孩子去走了一圈。
同时,将高品质旅游产品串珠成线,推出了红色游文化游生态游自驾游高铁游五大主题百条河北精品旅游线路,举办了大美燕赵冀忆乡情2021河北乡村旅游乐享季线上推广发布活动,发布5大类50个河北乡村旅游特色村落,为群众去哪儿玩给出全面、详细攻略。近日,到衡水湖湖畔赏玩的骆女士说:走进衡水湖,我体会到了那种诗意的情怀和自然的惬意。(河北日报记者袁伟华 陈宝云 高原雪)。
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对塞罕坝第一代建设者代表、六女上坝主人公之一的陈彦娴,习近平总书记关切地问。习近平总书记嘱咐我们,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在石碑前,总书记和林场职工代表亲切交流。陈智卿告诉记者,总书记听到这句话非常高兴,大声说了句好。
我们经常说,塞罕坝的林子是绿色的,精神是红色的。老一代塞罕坝人攻克了引种关、育苗关、造林关。
啾啾、啾啾林子深处不时传来阵阵鸟鸣,或清脆,或婉转。这里的马鹿有多高?陈智卿回忆,总书记问得专业、看得仔细,对保护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植物的形态特征如数家珍,对动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格外关注。见到记者时,49岁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陈智卿还沉浸在激动与喜悦中,一连用了三个词表达自己的感受。尚海纪念林位于塞罕坝机械林场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一棵棵近30米高的落叶松针叶苍翠、刚劲挺拔。
这不单是对我们老一代塞罕坝人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是对我们二代、三代建设者接续奋斗的认可。图为8月23日拍摄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塞罕坝精神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我们要接续奋斗,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把这片林子管好、护好、经营好。
总书记对我们说,你们做的事非常有示范意义,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和深远影响。我向总书记汇报,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森林经营已经是北方地区的样板了,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向周边地区推广我们的森林经营技术。
河北日报记者田明摄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目前塞罕坝有没有入侵性害虫?专业的提问,让第三代务林人、塞罕坝的森林医生袁中伟一下子忘了紧张。
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在尚海纪念林中展示的一组马蹄坑会战老照片前,总书记停下脚步。像保护孩子和家人一样守护好林子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感觉太提气了,太振奋了,太激动了。塞罕坝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栖息着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植物625种。陈智卿向总书记介绍,当时的马蹄坑一带还是一片荒原,大型植苗机掀起沙土,第一代林场建设者们跟在植苗机后把栽植的苗木踩实。
要加强林业科研,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8月的塞罕坝五彩斑斓,与这交相辉映的,是一张张泛着油松黑,透着高原红的年轻面孔。
陈智卿说,这既为林场接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又给了我们巨大的前行动力。这让刘鑫洋最是难忘。
说起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陈智卿十分感动,塞罕坝的成功是几代人听从党的召唤,坚持党的领导,牢记使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实践成果。袁中伟语气坚定地说。
我向总书记简单介绍了当天领奖的情况,告诉他,我借发表获奖感言的机会告诉全世界,在中国还有许多像塞罕坝一样的绿色奇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这是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的智慧与方案。总书记把塞罕坝精神提升到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一部分的高度,让我们非常振奋。作为土生土长的林三代,我以前对林场工作的艰苦有心理准备,但是真正到了营林区,跟着大家一起上山包片造林作业的时候,才真切体会到老一辈建设者的辛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你是不是那位到联合国领奖的老人家啊?8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同林场三代职工代表亲切交流时,一眼就认出了陈彦娴。一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十分亲切地与我交谈,对林场的工作给予肯定,并再三叮嘱,防火责任重于泰山,要处理好防火和旅游的关系,坚持安全第一,切实把半个多世纪接续奋斗的重要成果抚育好、管理好、保障好。
我是林场的一名普通退休职工,没想到总书记能记得我、认出我。塞罕坝的落叶松面积达68万亩,是第一大树种。
沿着林子里的木栈道,总书记一路走、一路看。传承好塞罕坝精神,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尚海纪念林中有一块石碑,上面深深镌刻着绿之源三个字。
(河北日报记者高原雪 袁伟华 陈宝云)相关稿件: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塞罕坝林场三代职工代表你们做的事非常有示范意义图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在尚海纪念林前回忆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时的情景。我们要在接力传承的基础上,搞好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力争到2030年,林场有林地面积达到12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6%,让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生态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全面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建设塞罕坝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推进塞罕坝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把塞罕坝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的成果更好地弘扬出去。陈彦娴作为三代塞罕坝建设者代表之一,参加了颁奖仪式。这里是百万亩人工林海世界奇迹的起点,也是一个绿色使命和初心的起源。
另外几张老照片记录了当年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住过的马架子、冬天化雪水喝的情景,真实再现了建设者们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总书记特别嘱咐,年轻人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好塞罕坝精神,把塞罕坝建设得更好。
如今依然在闯关:良种引育关、资源结构优化关、森林质量提升关、林业可持续发展关。这份殷殷期望,一定会激励我传承塞罕坝精神,为书写新时代绿色传奇接续奋斗。
我们一定像保护孩子和家人一样把这片林子保护好,做上不辜负祖宗,下不愧对子孙的事。总书记听了很欣慰,亲切嘱咐她注意身体健康,并祝她晚年生活幸福